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江苏教育学院艺术组;1998年成立美术系;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省属成人本科学校改制为省属普通本科学校,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正式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办学四十年余年来,美术学院依据教育部“四个回归”的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以内涵建设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的艺术教育践行者,坚持面向江苏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稳健发展美术学(师范)专业,培养基础美术教育师资;积极发展应用型非师范专业,形成以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互为支撑的专业结构,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美术师资和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三个专业均为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美术学、设计均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实践与研究互为助益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持续向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型学院迈进。
美术学院位于草场门校区,下设美术教育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设计系和美术与设计理论教研室;建成了约2000平米的专业实训空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325”模式的教学研创平台,设置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数字艺术研究院(汉王AIGC与设计创新实验室)、高等艺术教育研究所、基础美术教育研究所、水墨地图研究所、艺术交流中心(蒙玛特美术馆、小剧场)、艺术研创中心;艺术研创中心下设信息与数智设计、设计与区域创新、东方艺术、实验绘画、雕塑与陶艺5个工作室;先后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1个,建立了高校、政府、中学(企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美院荣休教授黄载文以其父、新中国美术教育先驱黄显之命名设立“黄显之艺术奖学金”,同时设立“黄载文师范艺术教育奖学金”,并接受企业捐赠设立“蒙玛特学院奖”,教学研创平台与各项奖学金的设置共同发挥人才培养的正向引导,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美术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专任教师34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具硕士及以上学位者31人,博士(含在读)16人,行政及管理人员6人;特聘教授40余人,兼职教师10余人,校外导师50余人。近年来,专任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以及江苏省社科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4部;省级重点教材2部,校本教材4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及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获国家专利70余项。专任教师获“中国百家金陵”油画、中国画金奖;获江苏省紫金优青人才称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重要美术机构收藏,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展览百余次,赢得良好的专业口碑和社会反响。
美术学院秉承“敦行尽美”的院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近年来,美术学院积极推动以赛促学,在历年的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美术学科共获奖项38项,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14名;个人单项奖5名、团体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南京青奥海报设计大赛全球唯一金奖;连续两届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金奖3项;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全国赛二等奖、省级特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3项二等奖;紫金奖大学生创业创新奖3项;第三届江苏美术奖最高奖等省级以上百余项。获国家专利50余项;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各类大赛的优秀院校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百余奖项。积极推动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工作,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质优良,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近年来在南京市各区的考编录取率稳居前列;数十位毕业生考取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数十位毕业生赴英、德、美、新加坡等国深造。
近年来,美术学院成功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美术与设计展览活动。连续四年中标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主办的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获批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征途——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美术作品展”;连续主办三届全国性“创新发展青年学者论坛”;常态化组织“石城讲坛”“一堂分享汇”等学术讲座活动,聚焦学科前沿,回应新时代教育发展与实践需求,为师生参与艺术实践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