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下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国标义务教育小学《艺术·美术》苏少版教材主编、江苏省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美术教研员丁悦老师,应邀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草场门校区现代教育技术楼二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美术教学变革》的讲座。此次讲座由美术学院基础美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张韶明老师主持,美术学院美术学定向班、美术学普本班和美术学转本班同学参加了讲座学习。
讲座肇始,丁老师首先与学生互动,以《艺术·美术》苏少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色彩课程为例,通过与同学探讨采用何种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互动探讨中自然提出了什么是素养的问题。接着,丁老师提出知识不等于素养,素养是知识的进阶。就知识技能如何转向素养,丁老师认为实现素养的教学变革是单元学习。
在分析了素养目标导向、问题引领、任务驱动、联系生活、学生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性、体验性、评价、迁移等理念后,丁老师提出单元目标是指在完成单元学习之后,学生应该获得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结果, 包括能灵活应用相应的知识技能策略,掌握能反映学科本质及思想的方法,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对本学科的持久兴趣。单元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具体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在三个维度上,(DKU)比课时教学目标有更高、更全面的追求。D0(做):包括做的过程和要做成的结果,倡导享受过程(技能层面)。Know(知道):必须知道的事实性知识(知识层面)。Understand(理解):在知识之上,是多个知识性概念的概括提炼(指向大概念的理解层面)。并举出DKU样例,D:去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体验发现美的乐趣并分享给同伴(技能层面)。K:识别不同的色彩、形状和肌理(知识层面)。U:美就在身边,等待我们去发现(大概念理解层面)。就如何设计单元教学,丁老师阐述了体现深度学习的特征:规划性、整体性、实践性、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就如何引导深度学习,丁老师详细论述了可用两次倒转的教学机制。第一次倒转:相对于人类最初发现、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首先是一个倒过来的过程,不是从摸索试误开始的,不是从实践开始的,而是直接从认知开始。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是推进“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法,提倡关注美术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第二次倒转:是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的过程,将浓缩了的概念知识“泡”开来,还原到原先的状态,使学生能够再次经历、体验。最后,丁老师倡议让讲台转为舞台、让老师转为设计师、让终点转为起点,从单科转向跨学科综合,并指出素养的形成不只赖于课堂,素养的提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此次讲座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美术教学变革而展开,内容厚实、分析精辟,丁悦老师与现场师生互动热烈,为美术学院美术学师范生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力量。
![]() |
![]() |
图:胡馨予 文:张韶明 审核:路明 陶金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