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室里的技法练习到讲台上的教学设计,实习是美术师范生蜕变的重要里程碑。2025年9月,2022级美术普本班的同学们怀揣教育理想,走进多所实习学校的校园。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尝试将色彩、构图等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语言,更在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与引导,在校园艺术节、美术社团等活动中探索美育新形式。每一次教案修改、每一次课堂反馈、每一次与学生的暖心交流,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印记,最终谱写出这段满含热忱与进步的青春旅程。
课堂教学: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1、创新方法,适配不同班级
面对各年级、各班级的差异化需求,实习生们跳出传统教学的固定范式,积极实践并打磨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新路径。
陆梦滢主要负责苏州迎春中学八年级美术课程教学,引入AI动画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传统美术与数字技术结合,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园林造景元素与造园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组织学生走进本地古典园林,通过实地观察、速写临摹,引导学生体会中式园林的对称美、借景手法与意境营造,让艺术学习跳出课本。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设计了园林立体微景观制作课程。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前期观察与速写成果,选用黏土、苔藓、小石子、微型摆件等材料,从园林布局构思入手,先搭建核心景观框架,再通过色彩搭配、植物点缀还原中式园林的雅致意境。学生们在动手创作中,不仅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立体作品,更在细节打磨中深化了对中式园林美学的理解,让美术学习从 “观察感知” 延伸到 “实践创造”。
2、以美为笔,绘就建筑艺术之韵
一场关于“建筑艺术的美”的探索之旅正在苏州市黄桥实验小学的美术课堂上精彩上演。
顾瑜芩以专业的素养和生动的教学,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外建筑艺术殿堂的大门。课堂上,顾瑜芩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建筑的结构、历史背景,带学生领略外国古代建筑的恢弘与精妙。从建筑的颜色搭配、布局设计到装饰细节,引导学生发现建筑艺术中蕴含的美学奥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顾瑜芩展现出了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她与学生积极互动,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学生们在她的引导下,不仅欣赏了中外著名建筑的美,更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和感受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她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仪态和对学生的用心付出,在黄桥实验小学的实习生涯中留下无数难忘瞬间,让艺术之美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3、打破传统,探索情境教学
王宇在南京市树人学校实习期间,致力于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单一模式,积极探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路径,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的课堂中焕发新生。课堂中王宇巧用多媒体活化书法,帮学生直观感受文字源流演变。讲解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时,她不用单纯口述,而是以动态 PPT 直观对比各书体特点,如西周金文 “雄强凝重”、唐楷 “法度严谨”。针对 “理论” 与 “手感” 脱节问题,她传授 “永字八法” 等笔法时,既亲自示范,又用短视频分步拆解起笔、行笔、收笔,让 “藏锋”“中锋取质” 等抽象术语可感可学。在她的课堂上,书法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技艺,而是可触可感的文化生命。通过这一场贯穿千年的《文字之旅》,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书写的基本法则,更在横竖撇捺间,建立起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自信。
4、课程思政,多渠道融合教学
教学过程不仅蕴含着审美观念和价值引领等,还承载着思想品质和道德信念。许多经典作品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并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如中国山水画或墨色交融、或青绿于一纸的技法,表现了万里山河的灵秀景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等。在解读作品中引入思政元素,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情境,有意识地展现正确的艺术价值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曹琪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实习期间,以 “经典解读” 为核心,通过充满活力和典型的艺术形象,创造一个特定的艺术情境,借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画作技法,通过问答、讨论,挖掘作品背后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内涵。指导学生结合传统元素创作主题作品,传递正确价值观,让学生在美育中树立文化自信,强化传承责任,实现美育与德育协同。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
班主任工作:用责任守护成长
1、双重身份,扛起教育使命
陈静怡在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实习期间,对“班主任”的角色有了真切体会。她除了承担班级基础管理工作外,更注重培养学生自律能力,这样不仅能促进他们个人的成长,同时也有利于班级的进步,同时也致力于发掘学生各自的闪光点,取长补短,让班集体更加融洽,共同进步发展。
2、于细节处,点亮育人之光
在班主任实习岗位上,实习生们用细微行动传递温暖关怀。
王宇凡承担着宿迁市泗阳县上海路初级中学初二(9)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负责初二(9)班的班主任工作。他注重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想法,陪伴学生融入初中生活。心理辅导在教学中不可或缺,就像一次温暖的对话之旅,老师是那位引领者,用耐心和专业陪伴学生探索内心的世界;而学生则是勇敢的旅行者,带着困惑和期待踏上这段自我发现的旅程。
校园活动:用艺术点亮校园
课堂之外,实习生们主动投身学校各类校园活动,凭借美术专业能力挑起 “创意担子”。他们或是为校园文化节绘制主题黑板报,或是为运动会设计宣传海报,还会帮班级装点节日教室,用画笔和创意为校园生活增添了鲜活色彩。
陆梦滢在苏州迎春中学实习期间,于韩国大邱立石中学来访交流时任助教,聚焦中国画技法教学,从握笔运墨基础教起指导两校学生共绘熊猫,在笔墨互动中传递中式美学,助力中韩学生增进文化理解、推动跨文化交流。
晏紫在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学实习时开展黑白装饰画社团,以 “传承艺术经典,激发创意灵感” 为宗旨,为美术爱好者搭建平台,系统传授黑白对比造型、点线面组合及黑白灰处理技巧。
潘越在南京市金陵汇文中学实习中,写下这样的实习感想:“校内美术老师耐心指导,从教案作品赏析设计到绘画笔触示范倾囊相授,帮我积累实用教学经验,也让我求职更有底气。美术课堂虽热闹,学生常围问调色、分享创意,但这份互动让我快速拉近与学生距离,更用心琢磨教学。这段实习让我切实感受到教师的辛苦,也佩服老师们能记住每个学生的绘画喜好。它不仅点燃我对讲台的热爱,更让我明白好的美术老师要懂学生、引学生,这份认知为我未来职业路添了底气。”
总结:在实践中逐梦前行
本阶段美术实习中,实习生们收获颇丰,在实践中实现多维度成长。教学技能上,从教学设计打磨、课堂把控,到教学方法创新、学生沟通等均实现质的提升,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美术教学的能力。思想认知上,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也看清自身不足,明确了未来努力方向。
这段经历是实习生迈向优秀美术教师的起点。未来,他们将带着收获与热爱深耕美育领域,以画笔传美、用爱心育人,为美术教育事业注入青春力量,稳步走好美育之路。
![]() |
![]() |
文/图:陆梦滢 顾瑜芩 曹琪 王宇
陈静怡 王宇凡 潘越 晏紫
审核人:陶金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