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情怀谈美术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以课程作业为例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6-03浏览次数:10

为传承教育家精神,争做时代大先生,践行我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树立美术学院优良学风,深化美术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美术学院本年度有计划地组织一批荣休教授返校开展教育家精神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旨在从思想引领角度,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热爱专业、提升专业水平。528日上午10点,美术学院在多功能会议室举办“从教育情怀谈美术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以课程作业为例”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江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荣休教授庄弘醒主讲,由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仕荣主持,20222023级美术学普本师范定向班同学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孙书记向同学们介绍了庄教授的学术背景与教育成就。作为深耕美术教育领域四十余年的教育工作者,庄教授自江苏教育学院时期便致力于师范美术人才培养,退休后仍担任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其强调的艺术创作需根植于传统与生活教学理念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孙书记特别强调,师范定向生应立足作业、论文、实习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以师范认证标准为指引,在专业学习中践行教育家精神。庄教授结合自身20年中学教学经历,系统阐述了审美培养是美术教育核心的教育理念。他指出,美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通过美的浸润实现人生价值提升。孙书记援引著名教育家吴冠中先生的观点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引发在场师生对审美教育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在作品点评环节,数位学生现场展示创作成果,庄教授和孙书记逐一进行专业指导:丁昱丰同学将青铜器卷草纹、红山玉龙纹、敦煌莲花纹等进行解构重组,创作剪纸作品。庄教授以非遗剪纸作品《百福图》为例,剖析阴阳刻结合点线面构成等技法,强调:传统纹样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要在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庄教授希望同学们深刻理解“艺术创作的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收的重要意义。

李帅鑫同学展示了临摹的西方油画及版画课堂作业,庄教授肯定其油画作品具有“豪放的表现力”,并强调“从临摹到创作的想象力发挥比临摹本身更重要”,同时赞许其版画作品“黑白疏密关系处理得当”。此外,庄教授鼓励同学们借鉴西方艺术的技巧与理念,同时结合中国文化与艺术传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红果同学分享了由王晶晶老师指导的油画作品,庄教授对该作品点评指出,其“体积感与原生感表现强烈”,同时,庄教授鼓励同学们要突破传统技法的限制,勇于探索创新,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与风格。孙书记在指导中强调,学习艺术需注重基本功训练,要引导同学们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着力提升专业素养。

在交流研讨环节,庄教授针对同学们的平时作业强调“基本功扎实是前提”,建议先临摹大师经典作品,打好古典传统或现代艺术的基础,并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临摹,融入个人感觉”,通过艺术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而非单纯追求技巧。针对同学们提出的课程时间不足、技法掌握不全面等问题,孙书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导师制常态化学习机制,二是通过参展参赛强化实践能力,三是注重真善美人文精神培养。他特别强调:艺术创作不仅是技巧展现,更是思想与情感的传递。庄教授在总结时寄语青年学子:真正的教育者应当是美的传播者。希望同学们既能扎根传统汲取养分,又能勇于创新突破桎梏,在传承与创造中实现艺术生命的永恒。

本次讲座通过作品展示+专家点评+互动研讨的创新形式,为美术师范生搭建了专业成长平台。美术学院将持续深化美育+师范双轮驱动培养模式,通过学术讲座、工作坊、教学实践等多元途径,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培育教育情怀,为基础教育输送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的优秀师资。




图/文:李笑笑  审核人:孙仕荣

  • 联系我们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
  • 邮编 / 210013
  • 电话 / 025-83758331
  • 传真 / 025-8375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