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举办《设计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讲座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2-05-13浏览次数:2366

王小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装饰》编辑,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硕士,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专业硕士,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问生,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主要研究设计历史与理论、外国工艺美术史。发表学术论文《非现代主义的现代:再论装饰艺术运动》《工业化背景下的工匠精神》《景德镇瓷厂与景德镇瓷业复兴》《枫丹白露派的金属餐具与餐桌文明——透过设计与图像看物质文化》等20余篇,出版译著《设计的故事》《材料与设计》;作为重要参与者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一项、国家级课题三项,负责和参与委托项目两项。2019年获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人文类一等奖,同时获得最佳教案、最佳现场展示、最佳教学回顾三个单项奖;2018年获清华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人文思政组一等奖。

511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装饰》杂志编辑、清华大学仲英青年学者王小茉老师以《设计文化:是什么?为什么?》为题,为美术学院全体教师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作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路明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王小茉老师首先从对设计史研究的反思说起,回顾了玛德琳的经典文章《设计历史或设计研究》、《设计研究:使命与挑战》,以“设计”为主题,将设计历史纳入设计研究,并与设计实践密切关联,然后提到设计研究的难点在于研究转化的难度。结合古罗马砖块上的涂鸦和影视剧弹幕的生动例子,她阐述了自己对设计研究的一些思考,介绍了设计研究“求知、求解、求真”的三种类型。讲座的第二部分王老师介绍了设计文化,提出应该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突破以工业革命为叙述起点;以文化为方法,理解复杂的物质需求、设计实践。在这里,表征、社会语境都很重要,但在设计研究中“社会语境”的随意使用成为了一个问题,导致了背离生产的物质现实的观点和信念。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王老师结合自己对奇彭代尔家具设计的研究,指出其并非仰慕中国文化而进行“中国风”设计,而是来自欧洲建筑的风格,正如“哥特复兴”一样。这一案例告诉我们,需要通过历史性的比较,学会批判性的思考当代设计活动: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设计如何实现文化表达?有些当代设计将历史文化符号化,并简单粗暴的运用在一些产品中是不合适的。

讲座结束后,王老师又和大家进行了探讨交流。她回答了老师们关于清华大学设计理论方面的授课特色与安排、如何结合设计实践发掘有特色的研究选题、设计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等问题。“以文化为基础,才能搭建‘设计世界’”,讲座让师生们深受启发。路明院长对王小茉老师的讲座分享表示感谢,并对王老师在分享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意识”建构学术研究表示赞赏。

  / 唐  /


  • 联系我们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
  • 邮编 / 210013
  • 电话 / 025-83758331
  • 传真 / 025-8375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