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墙为布,画美乡村,为原本平淡枯燥的院墙注入了新的内涵。一面面墙画,或加入当地特色,或具有特定主题,乡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巧妙结合,让一面面白墙“活”了起来。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建设乡村的精神,贡献自己青春的力量。他们是来自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艺术青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团。
探讨测量,初步设定
7月6日上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墙绘小组对墙绘地点:社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有效墙面进行了尺寸的测量和墙绘主题的假想设定。讨论过程中,实践团成员集思广益,对墙绘内容的关联性、具体文化元素的提取选择、图文结合的排版设计、颜色和绘画对象的层次布局以及画面最后呈现的视觉效果进行了精心构思和意见、想法的互通有无。
下午,墙绘小组自主结队进村,初步认识当地的民生状况,了解当地的生态、居住环境和村规民俗、乡土风情,以此结合上午的构想,为墙绘的具体内容设计方案提供了素材,做了切实充分的准备。
返程后,小组成员根据采风情况进行了再次探讨交流,将思考融入了素材组合,将想法落实到了纸质手稿和电子绘图稿。最后,墙绘小组在综合测量数据和各方面的设计构思后,开始绘制墙面的最初效果图。
确定内容,生成初稿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民生民俗,积累设定主题的墙绘素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墙绘小组于7月7日上午,结队进入当地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市级文保单位——石湫魏氏宗祠考察研究。
结合对祠内陈设的相关考察内容、观察结果以及实践团自主对当地历史传说故事的了解,墙绘小组认识到,石湫素有“龙灯之乡”的美誉,而龙灯作为该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象征着福意和祥瑞,在当地居民的心中充当着能带来平安、丰收、吉祥和喜乐的传奇使者角色。
下午,墙绘小组对上午的考察材料进行了元素的提取和整合。魏家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共14节。小组成员紧扣龙灯的概念内涵,在绘制过程中对灯体的形态、大小、画面布局、颜色填充和需参与进画面中人物形象的选取和设定等都进行了谨密的思考和交流,目的在于使最终所呈现的墙绘内容,既能满足合适美观的装饰效果,又能反映当地的民俗文化。
除此之外,为使墙绘内容能在既定的构思设计之外更贴合当地人的审美品位,墙绘小组还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意见的询问和参考,并将他们对于墙绘内容的想法和提议加入设计,最终在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下完成了初稿的生成。
议定终稿,准备材料
7月8日上午,实践团墙绘小组与社区针对既定的初稿进行了工作与想法的对接和交流。结合社区领导对于画面颜色的建议,小组成员对整体的色调进行了调整。下午,社东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兴宝冒雨来到实践站,与实践团在选定墙面前,对墙绘后期的整体实施计划进行了讨论与提议。
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建议与预设,墙绘小组把之前设定内容中“小朋友的光荣宣誓板”替换成了关于“五美社东”的简介宣传,由此使墙绘内容更契合文明实践站的文化气息,使“五美”概念更深入人心,从而激发居民对社区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塑造良好的文明风尚。
总体修改完善后,墙绘小组经与社区的二次商议,最终定稿。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对正式上墙绘制所需的颜料、画笔工具、辅助工具等进行了汇总整合,并列出了具体的清单,为雨后的材料采购和正式绘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根据终稿,正式绘制
七月党旗迎风展,党的光辉照四方。由于天气原因,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基础材料采购完毕后,于7月10日上午正式开展了墙面的绘制活动。根据预定方案与前一天对既定墙绘内容起草的大致轮廓,实践团墙绘小组在烈日炎炎之下,以手机内的图稿为参照,选取笔刷、调制颜色,再落笔于墙面。
对墙绘小组来说,在高温和曝晒下进行绘制活动无疑不是一种体力上的考验和精神上的磨砺。绘制过程中,小组成员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严谨的态度对待细节。空白墙面上,每一个用丙烯颜料填充的对象都是小组成员细心比对和反复推敲的结果,同时也是他们发挥专业特长,用艺术诠释青春力量的良好体现。
下午,墙绘小组不以炎热的天气为阻,继续在墙体面前作业,并在傍晚时分让社区参加夏令营暑托班的小朋友也参与其中,以达成该日初步绘制完成以“在党建党庆背景下,借当地龙灯元素和舞灯情境,彰显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当地民俗特色”为主题的第一面墙的目标和任务。潜心绘制的同时,小组成员有效应对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完成铺色,初显效果
为有效避免高温天气给墙绘活动带来的现实阻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墙绘小组于7月11日凌晨5时许开始了新一天的绘制,承上启下,在对第一面墙大色块区域的填色工作进行收尾的同时,开启该日要完成既定墙面所有空白区域铺色及勾形的任务计划进程。
白露沾草,朝霞泛金。实践团墙绘小组的成员们迎着晨风,伴着鸡鸣,不改认真严谨的态度和无畏困难的精神,借画笔继续以墙面为时代的舞台,在晨光的辉映下创造和绽放新时代学子的青春华彩。
下午,小组成员对上午的画面进行了整体效果的调整与修改,并对小色块区域进行了精描和细勾。浓稠的丙烯颜料在笔刷的每一个灵动有力的按压、回旋和转折中都注入了实践团艺术的热爱、对伟大中国共产党的致敬、对百姓生活水平能如愿获得提升和改善的期望。
傍晚时分,墙绘小组在村长的帮助下采访到了社区老党员对于墙绘初步画面效果的感受与建议。老党员同志对于实践团在墙绘中加入天安门、红船、龙灯元素以此庆祝党百岁生日这一想法给予了赞赏和支持,也赋予其他内容认可和鼓励。相信在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实践团的相互激励与坚定不移的意志支撑下,墙绘定会在最终获得优质可人的成果展现。
精勾细描,最终完成
为延续前一天早起作业所获得的优质效率和良好成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墙绘小组吸取前期活动过程所给予的经验教训,继续保持着初心,秉持着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于7月12日凌晨5时开始,在社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对墙绘内容做细节的勾勒处理和最终的修缮完成。
绘制过程中,小组成员的着力点由先前大面积的色块填充逐步转换到了对小面积内容对象的调整修形、图案纹理的表现完善、颜色效果的自然过渡、具体立体效果的添加涉入以及画面物象神态和动态情境的描绘反映上。
在成员们的相互鼓励和不遗余力下,总体分布在三面墙并分为三个相关内容板块的墙绘如期完成。
从7月6日至7月12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从最初对规定墙面的测量,到对墙绘内容的设计构想、方案图稿的确定,再到正式上墙绘制、勾线铺色和最终细化完成,历经了7天的时间。7天的合作活动,让实践团在得到凝聚力和团队共进意识培养的同时,收获了艺术领域内技能的提升和墙绘经验的积累。渐入佳境的墙绘过程中,实践团始终受到建党100周年下的思想鼓舞、精神激励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识深化。
墙绘的第一部分内容,通过表现党旗飘扬下的天安门和在红丝带衬托联系下所引出的红船元素,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经百年奋斗成就伟大新中国、引领新时代发展的致敬、感谢和热爱,对高度提炼为首创、奋斗和奉献的“红船精神”的深入贯彻。与此同时,第一板块的收尾部分还通过溧水当地龙灯元素的融入,在生动描绘舞龙热闹场景的同时,彰显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并希望借墙绘的表现形式,赞美、保护和传承中华特色及传统文化,给予当地居民以和乐安康与安稳祥和的美好生活祝愿。
墙绘第二部分的绘制对象为农民和工人。和谐的画面表现洋溢着融洽喜乐氛围下工农群体的质朴和纯真,饱含了实践团对基层工作者最诚挚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不辞辛苦、扎实苦干所汇聚成的基层力量的致敬。
墙绘第三部分主要以展现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地点——溧水石湫街道社东社区的风采为主要呈现因素,包含对“五美社东”的简介、社区志愿工作者的形象和社区最具代表性的魏氏宗祠。与社区文明实践站的总览图相呼应,墙绘内容宣扬了社区文化,并在当地居民活动中心营造了一定的文化氛围,体现了一定的教化意义。
文/谢雨霏 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团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