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下午2点,美术学院于草场门校区现代教育技术楼一楼报告厅举办题为《傅抱石画风鉴识》石城讲坛系列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黄戈先生。讲座由美术学院副院长路明主持,美术学院2018级美术学专业全体同学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黄戈先生从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的人生履历谈起,讲述了有关傅抱石的画风演变、作画特点、绘画思想等内容。
傅抱石原名为长生,又名瑞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篆刻家。祖籍是江西新余人,生于南昌。1933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美术学校攻读东方美术史,兼学习工艺、雕刻、绘画等。回国后执教中央大学艺术系。建国后历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等。擅面山水、人物,崇尚革新,提出“思想变了,笔墨不能不变”。代表作品有《江山如此多娇》、《大涤草堂》、《潇潇暮雨》等。著有《中国绘画理论》、《中国山水人物画技法》 《中国绘画之研究》、《中国美术年表》等。
傅抱石先生一生勤奋,留下了大量画作,其中大部分为山水画作,按照内容分为三部分:诗意山水、写生山水、人物山水。
傅抱石先生的山水作品绘画风格整体说来用笔潇洒,用墨酣畅,并将水、墨、色融合一体,尤其是作品中的墨色表现,浓墨处浓黑透亮,淡墨处秀逸而朦胧,蓊郁淋漓,气势磅礴。初期写意个人风格并不突出,晚年时则将其独特的高古气息完全表现出来了。此外,作品中傅抱石用笔也变化多姿,在墨色将干未干时,以散锋乱笔尽情挥写,体现了傅抱石用笔经典特征,也组成了作品画面乱中有序的有机节奏。从傅抱石的画中不但可以看到他深邃广博的中国画功底,还可以看出日本画与岭南派绘画的影子。由于没有很好的西方素描基础,他的一切都更加富有中国意味,更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把个性与才情融入自己的绘画中,逐渐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皴法来,他敢于冲破传统笔法的束缚,不仅用笔尖笔腹作画,还在运笔时加大力度利用笔根及散开的笔锋横挥竖扫、信笔挥毫,把毛笔的性能和潜力发挥到极至。其破笔乱皴之画初看似粗头乱服,不守规矩,然而线条在痛快淋漓间又含蓄微妙、乱而有法,整体风格和谐统一。他的皴法中,既含有“乱柴、乱麻、荷叶、拖泥带水”等皴法,又都有所变化,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抱石皴。
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画中人物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不同于传统沿袭画谱的画法。他学东晋的顾恺之以掌握线条,更学高古游丝描,所以他的人物画神情仪态更近乎六朝人物,更绝无西画渗入。举例《女史箴图》等
作为一个修伞匠家庭的孩子,傅抱石是为了养家糊口才走上了绘画的道路,而最初他是仿刻印章起步的,虽然是用来吃饭的东西,但是傅抱石却十分的认着和刻苦,他把篆刻弄出了艺术感,模仿的技巧十分的高超,以至于达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
后来他进入正统院校学习绘画创作,尤其喜爱石涛的理论,认为石涛的思想十分先进,所提出的写生的建议,让他深受影响。这也是抱石斋主人这一别称的来源。
傅抱石先生的艺术成就举世闻名,是江苏省国画院的首任院长,开创了新金陵画派的辉煌。
经过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黄戈先生生动精彩的讲解,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围绕讲座内容,在场听众积极踊跃提问,黄戈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互动交流探讨。
本次讲座主讲人黄戈先生和主持人路明副院长
同学们在认真听黄戈先生讲述傅抱石先生的画风特点
黄戈先生开始讲述傅抱石先生的画风变化
章砚文、王玲楠/文 贾夕平/图